东莞市瑞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QQ:3407336900几种常用PVC辅助增塑剂比较
该品一般是采用食品级的一级豆油,经过和双氧水的环氧化处理后制得。常温下为浅黄色粘稠油状液体,是一种广泛用于PVC的无毒型环保增塑剂兼稳定剂。与PVC树脂粉的相容性较好,挥发性低,分子量大,迁移性小。具有优良的热稳定和光稳定性,可增加制品的耐老化,耐候性。电性能度较优良。
主要参数:
分子量:
1000
凝点:
-3℃
沸点:
150℃ (0.5KPa)
密度:
0.98(g/cm3)
折光率:
1.473(25℃)
环氧值:
≥6.0
一般认为:环氧值越高,耐热性越好。碘价越低,与PVC兼容性越好。一般添加量为100kgPVC粉用4-8kg。
二、环氧脂肪酸甲酯
该品是采用来源广泛的潲水油或地沟油经过一系列脱色、脱臭、脱酸、精馏等工艺后再和甲醇进行转酯化反应后制成脂肪酸甲酯,亦称生物柴油。原料品质更稳定的是来源于植物油厂的下脚料。其碳链结构一般在12-22之间。主要是12-18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在双氧水及催化剂反应后,即制得环氧脂肪酸甲酯。
环氧脂肪酸甲酯也属于一种环保型增塑剂,能有效替代部分主增塑剂,与PVC粉相容性好。对光和热有良好的稳定作用。特别是与金属盐类稳定剂共用时能起到长效的协同作用。同时能使PVC制品具有良好的表面光亮度和柔韧性。
主要参数:
分子量:
312.49
环氧值%:
≥3.8
色泽(铂-钴)
≤100
闪点(开杯)℃:
≥170
加热减量:
≤0.5
环氧类缺陷:普遍存在结晶温度低,冬天不便于使用的缺陷。特别是环氧脂肪酸甲酯。因闪点太低,分子量较小,在使用过程中,加工时烟雾较大,味道较重,制成品也有一股油脂味。若采用地沟油为原料的则气味更大,挥发性大。
三、氯化石蜡
本品一般采用C12以上正构烷烃,在反应釜中通入氯气,脱酸后加入甘油醚类稳定剂制得。属石蜡烃类氯化衍生物。具有低挥发性、阻燃性、电绝缘性能良好,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广泛用于PVC、塑胶跑道作为辅助增塑剂或填充料。
主要参数:
密度(50℃):
1.25g/cm3
氯含量:
50±2
凝点:
-15℃
加热减量:
(125℃2小时)%≤0.4
粘度(50℃
200-250 mpa•s
氯化石蜡作为辅助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较差,建议添加量在10份左右,过多容易析出。
四、氯代棕榈油甲酯
本产品作为近年来新推出的一款纯植物油脂类环保增塑剂。在PVC领域及塑胶跑道、硅PU胶水行业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认同,正品一般采用48-52度纯工业级棕榈油与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再进行氯代反应制得的一类具有较高分子量的环保增塑剂。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与PVC、PU等材料相容性很好。可大比例替代主增塑剂50%-100%。且完全无毒、无异味,闪点高,无烟雾,无异味产生。
主要参数:
175℃ 分子量:
431
闪点:
≥195℃
色号(铂-钴)
≤80
凝固点:
-15℃
酸值:
0.25 mg/g KOH
热分解温度:
缺陷:本产品因性价比较高,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有一大半以上的所谓氯代棕榈油甲酯都是采用地沟油制取的脂肪酸甲酯氯代的产品。购买时一定注意鉴别。可通过外观初步鉴别,如闻气味:纯正棕榈油甲酯打开桶盖后只能闻到轻微的油脂味,无刺鼻的异味,酸味;而冒充的则大部分有刺激性气味,酸味较刺鼻。看颜色也能初步区别:纯正棕榈油或硬脂酸甲酯为近无色水白透明油状液体;而冒充的则颜色较黄,请大家使用时注意区分。